網頁

2012年2月26日 星期日

别有用心想,别不用嘴讲





  圣诞节当天瞥见楼下贴的海报“你多久没上音乐课了?XXX老师带来的新年音乐公开课!”然后去滑冰了,这是冬天唯一的一项运动,滑冰回来恰巧路过大学生活动中心,门口架起了彩虹门,是那场音乐会。我提着冰鞋上去,上面人不多,场子一半是观众,一半是穿着演出服的演员,半小时后“音乐会”开始了。指挥老师手起手落,台上百十号人唱完1/4首红歌,然后就听不到什么和音乐有关的了。想必看到海报的人都会把音乐会和圣诞节联想到一起,后来我恍然大悟,海报上的确这说这是“课”!

  指挥老师一脸严肃:“这首红歌讲的是发生在延安的故事,当时蒋介石走进毛泽东的窑洞,看到墙上挂着纺纱的工具,感叹道:‘这样的军队是打不垮的!’”

  场下响起掌声……

  “扯淡!”我心想。

  指挥老师继续讲:“前一阵子北约轰炸利比亚,我看北约就是当年的八国联军,他们为啥不轰炸我们,因为我们有原子弹!”

  又一阵掌声响起……

  我拎起冰鞋转身离席,当时只是愤愤地想:“什么时代了,还高喊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那套口号。观众居然还鼓掌!”从“音乐会”出来后反而稍有遗憾,再坐一会儿多好,或许老师还会有什么惊人之语。回到寝室我显然不那样想了,与其把时间浪费在那,为啥不坐在电脑前。

  浏览着热门内容,眼下除了“韩三篇”的争论没别的。我没订阅韩寒的博客,但在各种平台上总能在第一时间看到韩寒的博文。2011年末韩寒《谈革命》《说民主》《要自由》一发,对此的争论立即沸沸扬扬,支持与反对的声音堪称精彩。我坐在电脑前想:既然自己看不出双方的问题,作这场论战的观众就好了,这比看“音乐会”强得多。

  2012年寒假,大过年的小区的锅炉坏了,还好屋里不冷清,堂弟在我家。两个普通青年谈资很多,一时聊到《非诚勿扰》。

  堂弟不悦地说:“方舟子就一傻逼,他打《非诚勿扰》的乐嘉,真没事儿闲得他。”

  “不是呀,他是个多有学识有理想的人,为了打假他也有很大的牺牲呢。”我尽量想说服他。

  “看他就烦。”堂弟不以为然。

  “嗯……”我觉得反而自己被说服了。

  我也不觉得方舟子好看。曾经一次极端坦率地谈论过关于外表的问题,那次仍记忆犹新,是和几位女同学聚在堂课的后排。我们得压低声线,笑得嗓子疼,但现在真是一处笑点也回忆不起来了。那次我很偏执地讲:“交女友,漂亮,好看,别的都好说。如果不好看,那得,还谈什么谈。”毕竟一起聊的女生显有姿色,现在想我说那种话也是烘托气氛,对方听了也开心,鄙视自己。但谈方舟子,竟然也对其品头论足,双倍鄙视自己。

  假期结束,坐在返校的大客车上,估计车超载了一倍,好在发现了行李架的报纸,刊载了很长的“方寒大战”的文章,眼睛有地方放了。乱战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,继“韩三篇”后,打假英雄方舟子质疑韩寒代笔,接下来的几周,眼球想离开都难。
  我把看过的文章、电影、电视剧和书籍,都会转载到名叫“览”的博客上,当然不是所有文章都能贴出来的呵。期间“览”里面贴了不少关于此事的文章,结果“览”的博客标签成了这样:

  这些文章多是不设立场的,不设立场也是我的立场。

  慢慢地虽着事件的发酵,我的看客兴致全消。这场跨年大戏像开始的那场“音乐会”让我讨厌。在那场“音乐会”上,我几度试着听台上音乐老师的大课,可真的无法忍受极左政治和业余合唱如此糟糕的结合。现观方舟子一边的阵容,可谓司马南之心路人皆知。开始我本期望这场风波按正规程序得出该有的结果,所以没设立场,后来看司马南完全是想借着此事之名整人,于是我也有自己的立场了。

  “于是我也有自己的立场了。”这样说稍显虚伪。司马南与方舟子“并肩”,易中天、韩寒、罗永浩、艾未未“携手”(易中天等人同样没设立场,但他们是一个圈子的),就是条件反射也该有立场的。这样完全可以解释不喜欢音乐会是因为立场不同,聊得高兴是因为立场相同,能当看客是因为与双方的立场都有交集。我不是法官,有立场不影响程序正义,我不是名人,有立场不误导舆论走向,为什么不要有立场?如果有立场就是别有用心的,那谁又不是呢?

5 則留言:

  1. 對,我怎沒想過這問題...
    你是東北人,所以你會溜冰跟滑雪囉,是嗎?
    你會去山上,從山頂往山下滑嗎?
    我覺得真不可思議.....我從來沒看過台灣的雪。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六个月前的文章,我都忘记内容了。回复gisela的留言要重新看一遍,也挺有意思的。为何一下子评论10篇文章?你那边出现了什么超级无聊的事情吗?滑冰大学里冬天开课,自己滑冰还不错,滑雪差点,当时胆子很大,从雪道顶端往下滑,呼——呼——那速度!因为自己不会减速的缘故,所以超级快。真的很爽!不过现在觉得自己胆子越来越小了。台湾有人造滑雪场吗?

      刪除
    2. 有時會一時興起,把你們寫的文章,以跳躍式方式瀏覽一遍。^^
      聽說我公司附近以前有一家室內人造雪場,但是經營不善,去玩的遊客不多(和入場門票太貴也有關),所以沒多久就倒閉了。
      从雪道顶端往下滑..不減速...哇! ..那種快感應該跟“蹦級”一樣。

      刪除
    3. 的确有失重的感觉,像开车俯冲45°,打开车窗,风吹得脑门冰凉冰凉地。

      刪除

留言